Loading...

Labthink | 2025版中国药典标准解读六 · 9624指导原则(二) 药品包装用塑料材料和容器:通用质量属性控制要求

发布时间:2025-08-25  浏览:

  自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正式发布以来,首次收载的《9624药品包装用塑料材料与容器指导原则》(下文简称9624指导原则)引发了药包材企业的空前关注与讨论。在宏观层面,该指导原则以“全过程质量控制”和“风险管理”两大核心理念构建了主体框架;在微观层面,既确立了药用塑料材料及容器的生产和使用质控要求、通用质量属性控制要求,又针对八大类产品制定了差异化的质量控制细则。下面,Labthink将对该指导原则中“通用质量属性控制要求”部分进行详细解读。

一、阻隔性能

  • 水蒸气透过量测定:参照通则4010第一法重量法、第二法电解分析法、第三法红外检测器法测定,适用于药品包装用塑料材料和容器。
  • 气体透过量测定:参照通则4007第一法压差法、第二法电量分析法测定,适用于药品包装用塑料材料和容器。

二、溶剂残留量

  参照药包材溶剂残留量测定法(通则4207)测定,适用药用复合膜及袋、复合工艺生产的外用软膏剂用塑料复合管、复合硬片等。

三、理化性能

1、溶出物试验

  评价药用塑料材料和容器的总可提取物和特定可提取物,用于产品风险初评和质量稳定性监控。实施要求:结合产品材质、形制、工艺特性及预期药物特性,参照药包材溶出物测定法(通则4204)选择适宜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和溶出物试验项目进行控制。

  典型药包测试项目:

  • 注射液用塑料包装系统及组件:澄清度、颜色、pH、吸光度、易氧化物、不挥发物
  • 外用软膏剂用塑料复合管系统及组件:吸光度、易氧化物、不挥发物
  • 滴眼剂、外用液体及口服液体药用塑料瓶系统及组件:澄清度、pH变化值、吸光度、易氧化物、不挥发物
  • 口服固体药用塑料瓶系统及组件、口服固体药用复合膜及袋、口服固体药用硬片:易氧化物、不挥发物

  Labthink解读:不挥发物——溶出物试验中的关键指标,通过量化包装材料中可能迁移至药品的不挥发性物质总量,直接评估药包材的化学安全性,进一步防止污染物迁移至药品。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通则《4204药包材溶出物测定法》不挥发物测试方法如下:

  “量取供试液及空白液各50mL,分别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,水浴蒸干,在105℃干燥至恒重或经过验证的干燥时间后称重,计算二者之差。”

  上述传统人工测试流程存在显著弊端:1、精度风险:蒸发皿恒重操作受环境温湿度影响,可能导致称重数据偏差;2、效率瓶颈:水浴蒸干和人工多次干燥称重流程耗时,难以满足高测试通量的需求;3、污染隐患:人工操作易导致样品污染。而采用自动化设备可规避上述问题,提升检测重现性和效率。

2、元素杂质

  参照元素杂质(通则0862)进行评估,参照药包材元素杂质测定法(通则4214)测定。

四、鉴别

  一般参照药包材红外光谱测定法(通则4002)、药包材密度测定法(通则4012)、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等。

五、Labthink性能评估测定方案

材料透湿测定·4010第一法重量法首选

材料透湿测定·4010第二法电解分析法首选

材料透湿测定·4010第三法红外检测器法首选

容器透湿测定·4010第三法红外检测器法首选

材料透气测定·4007第一法压差法设备首选

材料透氧测定·4007第二法电量分析法设备首选

容器透氧测定·4007第二法电量分析法首选

全自动不挥发物测定仪器首选

  Labthink通过创新集成技术,将传统不挥发物检测流程中的蒸发、干燥、常温称重至恒重等核心试验步骤整合于一体。全自动机械手实现测试杯的精确定位、快速移动称量,彻底改变了传统检测中需要实验人员频繁操作蒸发皿、恒温水浴锅、电烘箱及分析天平等分散设备的作业模式,大幅提高测试效率,有效控制了因人工操作导致的测试误差,显著提升不挥发物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重复性。

  以上是9624指导原则关于药包材和容器的“通用质量属性控制要求”。此外,该指导原则还要求以下8大品类药品包装除了符合通用质控制要求外,还应符合各自项下的个性化质控要求。

  8大品类——注射液用塑料包装系统及组件、滴眼剂用塑料瓶系统及组件、外用软膏剂用塑料复合管系统及组件、外用液体药用塑料瓶系统及组件、口服液体药用塑料瓶系统及组件、口服固体药用塑料瓶系统及组件、口服固体药用复合膜及袋、口服固体药用硬片。

  下一期,我们将为大家继续深度解读9624指导原则的个性化质量属性控制要求。

数据无国界!Labthink第12届全球实验室间数据比对公益活动圆满落幕 新标发布 | Labthink参与起草的GB/T 15171-2025 《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》正式发布

新闻中心